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

好文章真難寫

小時候,覺得寫日記好痛苦。一直到國中、高中,好像還是只能寫流水帳,吭不出像樣一點的屁。

網路的普及,慢慢開始看大家的部落格,總是佩服著那些部落客,怎麼每天有這麼多字可以產生,我依舊寫不出個什麽。

後來我歸納出原因了。我覺得是對事情的敏感度,每個人對於一樣的風景,一樣的對話,感觸卻是大大不同,如果不夠細心,或許就比別人少了幾分的感觸,把身邊的人事物都視為所以然,少了好奇,少了熱情。所以我寫不出東西,根本的原因是我對小事物沒想法。而這個想法持續了十年。

這個想法最近又變了。其實,是有想法的,是有感觸的。但是因為「將其視為當然」的這個習慣,導致那些微小的想法一閃即逝,再加上沒有能力將其文字化,所以等到提筆之時,腦袋空矣。因此,「將微小的感觸文字化」是需要練習的。

從小到大,我的作文往往都是論說強,抒情弱。大部分的時候,我不希望寫論說的文章,這資訊廉價的時代,我們能獲取的資訊很多,所以我想不需要寫個半吊子的論說文章,而且我看過的書實在太少。

總之,寫寫東西不只是留下紀錄,也在訓練自己,e化造成現代人拿筆的能力逐漸退化,很多新的詞彙也越見廣泛,隱約覺得現在要寫出正式嚴僅的文章是越來越困難。當然,敝人文筆本來就不佳,所以根基不穩更容易頃倒啊。共勉。


我一直覺得媒體的下標實在大有問題,往往令人誤解,不為別的,僅僅為了點閱率。這是一種沒有職業道德的做法與思維,因為新聞媒體不是奇幻小說,不需要讓讀者有想像空間。新聞媒體要的是忠實呈現。誤導災情的報導一再出現,小記者深入災區當然很辛苦,不能否認,但是有時候目測實在離譜,例如水深,例如傾斜度都是。擅自揣測名人的 [想法] 當作標題以及亂用成語也很常見。罄竹難書。


不過,挑毛病當然比較容易,自己動筆就顯得困難了。

2 則留言:

  1. 所以到後來還是變成論說就對了......。寫抒情不過就是對情感的挖掘,不見得是小事情,只是要不斷地去逼視內心的那個部份。當然,有修辭有結構是最好,但卻也不是必要,只是有修辭比較容易將心境影像畫,較容易達成抒情效果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平常講垃圾話慣了,想要圖文並茂,廢言佳句兼顧,大概這輩子辦不到了。

    回覆刪除